正念,给备孕期间忙碌的大脑按下“暂停键”(附正念冥想音频)
锦欣西囡妇女儿童医院-毕昇院区 2025-04-23 15:36 浏览次数: 29本文原创:龚建芬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多数人都晓得,人生在世没有谁没有压力,有压力是正常的”。
这是我在测评门诊上常常听到的一句话。说这个话的人,多数会有明显的睡眠困扰,以及自己明显感觉到的焦虑或者抑郁。
而我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劝这些明显有压力的人士,尽快调整自己的压力,来迎接备孕压力的挑战。
但是见效甚微,因为大家更喜欢自己调整压力。而自己调整压力的方式,大多数都是购物、游玩、看手机、看电影、看视频、运动等。
当我和她们讨论这些方式哪些比较有操作性,回家可以实施,讨论到最后就只剩下看手机、看视频……我很无奈。
购物,因为备孕就医要花一大笔钱,所以生活中需要省钱;运动,坚持不下去、太累、担心怀孕不适合;游玩,没时间,因为要上班或者来医院就医或者要省钱。
所以,自我减压就停留在了概念层面,很难实施。这都可以理解。
作为资深的心理咨询师,并不会因为咨询经验丰富而自己没有压力。
相反,心理咨询师是一份高危风险的工作,要常常面临客户复杂情绪带来心理情感过度消耗的风险,可能面对情绪极端客户的攻击的人身风险,也要花费很多钱提升专业能力和个人成长的可能入不敷出的风险。
更不用说,作为普通人要面临的家庭关系、孩子养育、金钱等生活工作方方面面的困扰。
为什么"看手机"无法真正减压?
门诊中一位备孕女性曾向我倾诉:"每晚躺下后,明明很累却睡不着,只能刷短视频到凌晨。可越刷越烦躁,脑子里全是'怀不上怎么办、检查费又花了五千……"。
她的经历很典型——看似"放松"的行为,实际是逃避压力的陷阱。碎片化信息会消耗注意力,反而加剧焦虑;而被动接收的内容(如母婴博主的"完美育儿经")可能成为新的压力源。
正念——给大脑按下"暂停键"
正念(Mindfulness)的核心是“觉察当下,不加评判”。它不需要额外时间或金钱,却能打破"焦虑-逃避-更焦虑"的恶性循环。
案例1
一位长期备孕失败的女性,每次验孕前都会心悸、手抖。我引导她在等待结果时练习"5-4-3-2-1 grounding"(说出5种看到的物体、4种触摸到的感觉……),将注意力从"万一阴性"的恐惧拉回现实。几次练习后,她反馈:"虽然还是紧张,但不会像以前一样崩溃大哭了。"
案例2
一位因促排卵药物情绪波动的患者,通过正念呼吸(每天15分钟,专注呼吸时腹部的起伏)发现:"原来我的焦虑像海浪,会自己退下去。以前总拼命对抗,反而被卷得更深。
案例3
有一个试管移植后的患者,胚胎移植入子宫第一天之后就情绪崩溃,理由是吃错了药担心影响了胚胎的着床,挂了3个专家号询问此事,都没有得到安慰,于是寻求心理咨询。通过正念连续5天的练习,该来访者感到情绪相对平稳,后来顺利怀孕。
正念——蕴藏的科学支撑
研究表明,正念能降低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改善自主神经调节(这对排卵功能至关重要)。
美国生殖医学学会(ASRM)也将正念纳入辅助生殖的推荐疗法——不是因为它"万能,而是因为它教会我们与压力共存。
实操建议——从"一分钟正念"开始
1. 早晨睁眼时:先感受床单的触感、呼吸的节奏,而非立刻抓手机。
2. 排队就诊时:观察周围的声音、气味,而非反复纠结"医生会说什么"。
3. 情绪爆发前:默念"我现在感到______(愤怒/害怕),但它是暂时的"。
正如心理学家卡巴金所言:"你无法平息海浪,但可以学会冲浪。"备孕的压力不会消失,但正念能帮助我们不再被它淹没。
正念练习会让你容易感受到生活是美丽的,生命你也不是一帆风顺,但是正念的练习,却可以让生命之舟多一份稳定的技能,从而更好的驶向未来。
特别为大家精心录制了正念冥想的音频,帮助正念的练习。
本文作者
龚建芬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督导师
动力学背景整合流派咨询师
川渝心理咨询联盟心理咨询师
成都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
成都心理咨询师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会员
正念心理治疗师
工作经历
至今累计案例3000多小时;
13年心理咨询经验;
团体心理辅导、企业心理讲课600多场次;
持续接受心理督导10余年;
2008年-2011年汶川灾后心理援助3年;
2011年-2012年,世界500企业专业心理咨询师及企业中级讲师;
2012年-2020年,心理咨询室负责人。
擅长领域
针对成人提供情绪调节、心理减压、焦虑抑郁情绪调整、睡眠调整;夫妻关系调整、性心理咨询、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亲子关系调整等;心理危机干预及预防、团体心理辅导等;为机关单位、国企、央企等提供职工心理讲座,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