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药是“治病”还是“致病”?
锦欣西囡妇女儿童医院-毕昇院区 2022-11-07 09:24 浏览次数: 679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过用药后出现或加重身体不适的情况,从而对医生产生质疑或是怀疑药品质量有问题,便擅自停药或是换药,造成治疗时机的延误,那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药品的不良反应小知识~
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品是把“双刃剑”既有治疗疾病作用的同时也存在药品不良反应,这是药品的固有属性,正常的药品不良反应既不属于医疗差错也不属于药品质量问题。
不良反应分类
药品不良反应分为A,B两大类。
A类反应主要是指和用药剂量具有相关性,通常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也逐渐增加,并且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大,不良反应的程度逐渐加重,比如盐酸二甲双胍片过量服用则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反应。
B类反应则一般和用药剂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一般该类型不良反应较难预测,但发生率较低,又称为特异质或特应性反应,比如常见的青霉素、头孢过敏就是和患者用药多少没有明显相关性。
A类反应中副作用大多是一过性的,在辅助生殖过程中涉及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如下:
处理措施
大多数药品不良反应是可逆的,首先要停止服用可疑的药品,轻微的不良反应在停药后不适症状可缓解或是消失,加强观察。(但有些药物不能盲目停用,需及时向医生咨询)
若不良反应较严重,需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以后应尽量避免再次服用相同药物,再次就诊时应主动告知医生过敏史及过敏源,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再次发生。
正确认识
药品不良反应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与每个人年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等多种因素有关。
对待药品不良反应,权衡利弊是关键,不能因噎废食,没必要因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不使用合理的治疗药物,按照药品说明书或是遵医嘱用药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撰写医生
黄尹
主管医师
四川大学药学专业
临床药学经验:
从事临床药学工作近10年,熟练运用理论知识与临床工作结合,为患者提供安全、合理地用药指导。
擅长在合理用药系统预审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综合信息进行判断,对不合理用药问题及时进行干预;长期致力于参与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重点关注药品质量、药品的合理使用;积极参加临床药学分析及研究工作,及时向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药物信息;积极与临床医护人员探讨最佳用药方案,促进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