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菌群,关乎女生生殖健康及试管婴儿成功率
锦欣西囡妇女儿童医院-毕昇院区 2024-09-29 08:47 浏览次数: 103本文原创:谭丽 副主任医师
女性生殖道内天然存在复杂的微生物群体,他们会形成一个微生态系统,微生物通过相互之间的协调以及制约,从而达到动态稳定,对维持阴道健康和生殖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且在女性月经周期和女性的一生中不断发生波动。
正常的阴道微生态环境以乳酸杆菌为主,不同的菌种对细菌性生殖道疾病有不同的保护作用。当菌群微生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女性出现妇科炎症、不孕症、早产、流产等。其中,对辅助生殖助孕(ART)结局的影响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1.阴道菌群分类及其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
不孕症与微生物群之间存在关联性。当女性生殖道中存在大肠杆菌和其他生殖道炎性疾病相关的菌群时,可导致盆腔炎,造成不孕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原体通过与Toll样受体4结合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影响自然怀孕,病情严重时会降低ART的妊娠率。
2.阴道菌群与不孕症
不孕症与微生物群之间存在关联性。当女性生殖道中存在大肠杆菌和其他生殖道炎性疾病相关的菌群时,可导致盆腔炎,造成不孕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原体通过与Toll样受体4结合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影响自然怀孕,病情严重时会降低ART的妊娠率。
3.阴道微生物群与辅助生殖(ART)的结局
2024年3月最新发布的一篇关于阴道微生物群影响不孕症女性体外受精(IVF)的妊娠结局显示,不同阴道微生物群落的妇女怀孕率不同,詹氏乳杆菌是妊娠率最高的标志物,卷曲乳杆菌和惰性乳杆菌的丰度过高会对IVF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RIF)的发生率约10%,给不孕夫妇带来巨大的经济及心理负担,其病因复杂。研究发现RIF患者阴道乳酸杆菌明显减少,微生物α多样高于对照人群。
4.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可通过荧光PCR法检测8种生殖道菌群特征菌DNA,定量检测生殖道卷曲乳酸杆菌、格式乳酸杆菌、惰性乳酸杆菌、詹氏乳酸杆菌、普雷沃氏菌、生殖道阿托波菌、长双歧杆菌、哈萨韦氏亨盖特氏菌等,从而评估生殖道菌群类型,评估生殖道菌群稳定性及抵抗力,从而提供靶向干预及饮食指导,提高生殖道抵御能力,维持一个健康的阴道微生物环境,有效防止病原体的感染和复发,提高ART助孕,尤其是RIF患者的妊娠率。
5.参与人群
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RIF)(年龄40岁以下移植至少3枚优质胚胎但妊娠失败)。
6.参与方式及流程
1 不孕四挂号看诊评估
2 取宫颈分泌物
3 报告出具
4 菌群调理指导
3 再次移植
本文作者
谭丽 副主任医师
诊疗方向:
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功能减退的辅助助孕治疗 ,精通取卵,胚胎移植,人工授精等手术操作,熟练掌握月经紊乱,门诊促排及各种常见妇科疾病的诊疗 。
诊疗经验:
妇产科硕士,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从事辅助生殖工作1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2011年加入西囡生殖团队至今,先后在西囡、锦江妇幼生殖中心从事辅助生殖工作,帮助数千对不孕夫妻成功妊娠。先后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医院及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学习进修。曾赴上海、广州、杭州等多地参加学术交流,学习辅助生殖最新进展。发表SCI及中文核心专业论文5篇,参与四川省科技厅课题项目《年轻乳腺癌患者生育力保存研究》。
参考文献
[1]Cocomazzi, G.; De Stefani, S.; Del Pup, L.; Palini, S.; Buccheri, M.; Primiterra, M.; Sciannamè, N.; Faioli, R.; Maglione, A.; Baldini, G.M.; et al. The Impact of the Female Genital Microbiota on the Outcome of Assisted Reproduction Treatments. Microorganisms 2023, 11, 1443. https://doi.org/10.3390/microorganisms11061443
[2]Tao Wang, Penghao Li, Xue Bai, Shilin Tian, Maosen Yang, Dong Leng;et al.Vaginal microbiota are associated with in vitro fertilization during female infertility.IMeta 2024,3,3,e185. https://doi.org/10.1002/imt2.185.
[3]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女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 反复种植失败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02):89-100.DOI:10.3760/cma.j.cn112137-20221105-02317